第四章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道德及其进步
识记:1.道德的意思,道德的科学起源,道德的本质 P85,88,89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风俗和大家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对大家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的科学起源: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进步和大家的社会实践中.
道德的本质:①道德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法.
2.道德的主要功能 P91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社会进步所具备的效果和能力.
调节功能是道德最主要的功能,认识功能也是道德的主要功能.
还有教育、评价、导向、勉励、辩护、交流功能等.
3.道德的社会用途 P91,92,93
道德的社会用途是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达成所产生的社会干扰及其实质成效.
①道德可以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进步.
②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进步有着重大的影响.
③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一种关键的精神力量.
④道德通过调整大家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大家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⑤道德可以保护或者破坏肯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4.道德的进步规律 P94
①道德伴随社会生产方法的进步不断进步.
②道德有其自己进步的相对独立性,道德进步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进程.
领会:1.有关道德起源的看法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P86,87,88
非科学的道德起源看法:①客观唯心主义和宗教唯心主义的看法②主观唯心主义的看法③旧唯物主义者的看法④庸俗进化论的看法
科学的道德起源看法: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进步和大家的社会实践中.
2.道德是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P88
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用途表目前四个方面:
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②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③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④社会经济关系的进步变化势必引起道德的变化.
3.道德的历史进步 P93,94
人类社会的道德进步是伴随社会经济关系的不断变化和健全而进步进步的.
①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统一的社会道德
②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道德和奴隶道德
③封建社会中封建主道德和农民道德.
④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道德和无产阶级道德
⑤社会主义道德
应用:正确把握道德的本质,积极发挥道德的功能和社会用途. P88,89,90,91,92,9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
识记:1.打造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现实需要 P96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切实加大思想道德建设,”要打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意思、主要内容 P99,100,101,102,103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要紧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主要内容:
①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②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③求真务实,敬重诚实诚信.
④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⑤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
⑥德行修养,看重躬行慎独.
领会: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何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P96,97
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范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社会主义规范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推动作用.
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健全提供道德价值导向.
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进步.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何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P98
①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②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③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在用途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何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P99
既是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内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需要.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才能充分激起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也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才能使体现年代特征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备鲜明的民族特点,有益于每一个中国人道德品质的健全和中华民族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应用:1.正确理解和实践国内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 领会1,2,3 P96,97,98,99
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2.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P99,100,101,102,103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要紧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①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②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③求真务实,敬重诚实诚信.
④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⑤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
⑥德行修养,看重躬行慎独.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识记:1.人民的意思 P104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2.为人民服务的意思
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思想和行为.
领会: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意思 P106,107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需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活动的基本标准和方向.
2.国内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何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P104,105,106
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规范的客观需要
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进步的基本需要
③为人民服务体现着先进性需要和广泛性需要的统一
应用: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P106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形成体现社会主义规范优越性、促进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有序进步的好道德风尚.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识记:1.集体的意思、集体主义的意思 P107
集体是指因为一同利益而联合在一块的生命一同体或利益一同体.
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置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2.道德建设原则的基本内涵 P108,109
①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②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③强调看重、保障、进步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决创造精神.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需要 P109,110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②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③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领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何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P107,108,109
①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势必需要.
②集体主义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势必需要.
③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④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备多层次的道德需要.
应用: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攀登更高的道德境界.
道德建设原则的基本内涵①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②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③强调看重、保障、进步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决创造精神.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需要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②先公后私、先人后己③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诚信为重点
识记:诚实诚信的意思 P110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不自欺也不欺人;诚信就是信守承诺,讲信誉,诚信
领会:诚实诚信在国内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要紧意义. P110,111
①诚实诚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
②诚实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进步的基石
③诚实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应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努力践行诚实诚信的美德. P110,111
增强诚信意识,坚持诚实诚信做人,遵守诚实诚信的基本道德规范,把诚实诚信作为道德基础,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识记:1.荣辱的意思、荣辱观的意思 P112
“荣”,即光荣、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之后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与个人产生的自我一定成人性心理体验.
“辱”,即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不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与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成人性心理体验.
荣辱观是大家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怎么看和基本看法,是肯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紧体现,是肯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思、”八荣八耻”的内容 P112,114,115,116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中,对什么是荣、什么是耻辱问题的根本怎么看和基本看法.
八荣八耻的基本含义
①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风险祖国为耻
②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③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④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⑤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⑥ 以诚实诚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⑦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⑧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领会:”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P114,115,116
应用:在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好好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P117,118
①看重荣辱,树立荣辱意识
②明荣辨耻,学会科学内涵
③趋荣避耻,贵在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