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剖析等办法,对西宁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与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宁城镇居民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实物性体育消费仍占主要地位;制约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原因有经济收人水平、观念、价格等。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以青海自己的要点察赋为依托,打造外向型为主的、集约化的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市场的进步对策。
从经济区划看,青海处于西部区域,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江河源之称;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一青海湖。青海的地点、经济、文化、进步特点、风俗习惯等,对体育消费意识、观念、价值取向、消费方法等方面具备显著的影响。据人日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3年末,全省总人口53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3.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38 .18 0,%。城镇人口是进步体育产业的主要群体,体育产业市场的培育要围绕这一群体来展开。通过对西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近况的调查及研究,旨在优化西宁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结构,促进青海的体育产业和经济的进步,进一步调整青海的产业结构,为西部大开发和国内地区体育产业的梯度推进提供参考和依据。
1研究对象
青海西宁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近况,调查对象为性别、年龄、消费额、体育项目、消费价格等原因。
2研究办法
2.1文献综述法
查阅青海及全国2003年统计公报和国内有关课题等文献资料50余篇,有关专著5部。
2.2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300份,收购286份,收购率95.3%,有效问卷258份,有效率90.2%;问卷的设计中涉及了体育消费额、体育消费项目、体育消费结构与影响体育消费原因等问题,问卷的设计均符合社会学调查需要。
2.3访谈法
走访政府部门和有关专家,一同分析了当今的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体育市场的近况及存在和问题
2.4数理统计法
问卷收回后,请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0级学生帮助统计和整理所有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全部数据用EXCF;I.数据处置软件进行了统计处置。
2.5逻辑剖析法
对各种数据进行总结、推理、演绎等剖析,力图全方位、客观地知道西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近况。
3调查结果与剖析
3.1西宁城镇居民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的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的数目,它反映大家在各种体育消费行为中所可以承受的物质与精神的支出能力。也即在肯定时期内,大家实质消费的体育产品数目的多寡和水平的高低,一般用价值单位来表示。体育消费水平是衡理体育消费的要紧指标。从表I可以看出,西宁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年体育消费额也比较低,年体育消费额在100元以下的占50. 78;年消费额在200元以上的占22.48 %;年消费额在100一200元之间的占26.74%.,可见年消费额高的较少。而且性别差异也比较大,其中男士占74.41%,女人占25.59%。从年龄段上看,20岁以下的占32 . 56 % ; 20一60岁年龄组的占52 . 70% , 60岁以上的占14. 73 %;可见中年人比较能同意较高的体育消费额。
3.2西宁城镇居民总体能同意的体育消费价格
从表2中可以看出,西宁城镇居民总体能同意的体育消费价格比较低。有24.81%的人能接收10元以下的消费价格;27.13%的人能同意10一30元的消费价格;有32.17%的人能同意30一50元的体育消费价格;西宁城镇居民能同意一次体育消费的价格在50元以下的占84. 11%,其中男士占55.05%,女人占29. 06% ; 20岁以下的占39 . 54 % , 20 |60岁的占32. 55 % , 60岁以上的占12.02%;能同意50元以上的一次体育消费额的人群中,20岁以下的占4.26%,20|60岁之间的占11.63%;能同意高价体育消费额的仅占6.2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年人能同意的体育价格比较高。
3.3西宁城镇居民主要消费的体育项目
从表3中可以看出,西宁城镇居民在体育消费项目的选择根据所占的百分比依次为跑步和@@@@、游泳、太极拳、球类、健身操。青年比较喜欢激烈、有对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如球类、轮滑等项目,20岁以下选择球类的占43.02%;中老年人比较喜欢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如游泳、太极拳等项目,60岁以上的选择游泳和太极拳的分别占23 . 63%和46. 51 %;选择球类的男女各占65.50%和5.040l0;选择健身操的男女各占7.36%和44.96%。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西宁城镇居民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存在性别差异,男士比较喜欢如球类、游泳等项目;而女人比较喜欢@@@@、健身操等能表现身体曲线美的运动项目。西宁城镇居民选择的体育训练的项目,内容比较单1、传统,制约了居民的体育训练和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的进步。
3.4西宁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结构
从表4中可以看出,西宁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居民用于购买体育服饰器材的占89.93% ;代表居民参与性体育消费的体育训练占37.21 %,而且性别差异较小;购买体育彩票作为新兴的一种体育消费方法占到了71,31%,男士占56,12%,女人占15,19%,其中20一60岁的人群占46,12%;观赏性的体育消费仅占6.98%。可见西宁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改变。
4结论
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是支出的源泉,消费是收入的函数。现在西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与国内东部、中部差距较大,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较高,体育消费比率小、水一平低,体育消费市场不完善,体育产业非常落后,还处于初级阶段。西宁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实物性消费仍占主要地位,体育消费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体育消费的特征显著,消费项目因不一样的人群而差异显著;体育消费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处于调整阶段,新的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正在越来越形成;影响青海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原因有经济收入、消费观念、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买家自己的健康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