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章节试题及参考答案:第5章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1、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剖析社会资本运动的理论首要条件之一是:
A.把生产资本区别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B.把资本区别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C.把整个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
D.把资本分为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
2.资本主义社会总商品在价值上的组成部分包含
A、c+v+m B、固定资本+不变资本
C、v+m D、流动资本+可变资本
3.社会总商品扣除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那部分商品价值是
A.工农业总产值 B.社会总产值
C.国民生产总值 D.国民收入
4.社会总商品从实物形态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主要依据是其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价值形态 D.最后作用与功效
5.下列那个部门是I大部类
A.采矿部门 B.服饰部门 C.食品部门 D.日用工业部门
6.包含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的是
A.个别资本 B.固定资本 C.社会资本 D.可变资本
7.社会总资本考察的是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产品资本 D.流通资本
8.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在
A.生产范围 B.流通范围 C.生产阶段 D.售卖阶段
9.消费问题对于单个资本
A.是外部条件 B.是内部条件 C.需要要加以考察 D.意义同社会资本一样
10.第Ⅱ部类中的Ⅱc在本部类商品的实物形态上体现的是
A.生活资料 B.生产资料 C.剩余商品 D.国民收人
1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两大部类比率关系 B.社会总商品的达成 C.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D.剩余价值的达成
1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达成公式I=IIc,反映了
A.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关系 B.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
C.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关系 D.以上三种交换关系
13.公式Ⅰ=Ⅱ 是
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达成条件 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首要条件条件
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首要条件条件 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达成条件
1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首要条件条件之一是
A.Ⅰ=Ⅰc+Ⅱc B.Ⅱ=Ⅰ+Ⅱ
C.ⅠⅡc D.ⅠⅡ
15.社会资本再生产公式中m/x表示的是
A.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B.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C.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
D.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
16.假定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是2000,剩余价值也是2000,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是3000,这个时候社会资本:
A.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 B.只能进行萎缩的再生产;
C.大概进行扩大再生产; 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都不可以进行。
17.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需要提供追加劳动力所需的消费资料,反映这一需要的扩大再生产首要条件条件的公式是
A.ⅡⅠ B.Ⅰ=Ⅰc+Ⅱc
C.ⅡⅠ+Ⅱ D. I=IIc
18.所谓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在社会总商品中表现为:
A.增长最快的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 B.第二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
C.最慢的是消费资料; D.生产资料任何时候都比消费资料增长快。
19.生产资料生产之所以优先增长是由于
A.扩大再生产主要依赖生产资料 B.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升
C.生产资料生产比生活资料生产要紧 D.生产资料生产周期比生活资料生产周期长
20.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B.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相对缩小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况的矛盾
21.固定资本更新
A.是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B.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C.是预防经济危机爆发的要紧方法D.不可以使资本主义生产暂时走出危机
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2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
A.生产不足的危机 B.消费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24.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起决定性用途的阶段是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2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绝对过剩 B.生产相对过剩 C.人口绝对过剩 D.人口相对过剩
2、多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社会总商品在价值上的组成部分包含
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动资本 E、剩余价值
2.下列那些部门是的II大部类
A.食品部门 B.服饰部门 C.采矿部门
D.机器制造部门 E.日用工业部门
3.资本主义社会总商品的达成是指
A. 社会总商品的每个部分在实物上得到替换 B. 社会总商品中所含的剩余价值全部达成
C. 社会总商品的每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补偿 D. 两大部类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得到满足
E. 两大部类追加生活资料的需要得到满足
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达成条件是
A.Ⅰ=Ⅰ十Ⅱ
B.Ⅱ=Ⅰ十Ⅱ
C.Ⅰ=Ⅱ
D.Ⅰ=Ⅰc十Ⅱc
E.Ⅱ=Ⅰ十Ⅱ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有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况的矛盾
E.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相对缩小的矛盾
6.固定资本更新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有哪些用途表目前
A.它是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B.它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C.它是预防经济危机爆发的要紧方法D.它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暂时走出危机
E.它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提供新的物质条件
7.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阶段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E.滞胀阶段
3、辨析题:
1.社会资本运动与个别运动特征是一样的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基本达成条件是IIIc。
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达成条件是III。
4.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技术进步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规律。因此,生产资料增长速度越快,社会生产就越能进步。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的产品绝对地超越了大家的物质生活需要。
6.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一直伴随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升和资本主义规范向广度和深度进步而不断扩大和加深
4、计算题:
1.社会总商品价值构成为;
第一部类:4000c+1000v+1000m=6000
第二部类:
1600c+800v+800m=3200
两大部类的积累率均为25%.试计算,为达成扩大再生产,假如第I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9:
1,那样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
5、论述题:
1. 简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商品的达成过程。
2. 试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达成条件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3.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指导意义?
第五章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CADDA 6-10 CCBAA 11-15 BBDCD 16-20 CAABA 21-25 ABCAA
2、多项选择题
1、A C E 2、A B D E 3、A C 4、A B C 5、C D E
6、A D E 7、A B C D
3、辨析题
1.社会资本运动与个别运动特征是一样的
错。
社会资本运动是由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构成的,因而它们之间有一同之处.但,社会资本运动是互相交错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总资本运动,同每个独立的个别资本运动不同,具备它我们的特征。主如果:
第一,社会资本运动不只包含生产消费,而且还包含个人消费.
第二,社会资本运动不只包含资本流通,而且还包含一般产品流通.
第三,社会资本运动既考察价值补偿,又要考察实物补偿.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基本达成条件是IIIc。
错。
简单再生产的基本达成条件是I=IIc,即第I部类新创造的价值需要等于第II部类生产过程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IIIc是扩大再生产的首要条件条件。
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达成条件是III。
错。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三个达成条件:
第一个条件,I=II,这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达成条件。
第二个条件,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需要满足两大部类进行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时对生产资料的全部需要。用公式表示是:Ⅰ=Ⅰc+Ⅱc+Ⅰ△c +Ⅱ△c。
第三个条件,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活资料,需要满足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生活资料的全部需要。
用公式表示为:Ⅱ=Ⅰ+Ⅱ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达成条件是I=II
4.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技术进步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规律。因此,生产资料增长速度越快,社会生产就越能进步。
错。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孤立地进步,更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越快越好。
由于,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后将依靠于或受制于消费资料的增长。
这体目前:①第一部类扩大再生产所追加的劳动力对消费资料的需要,要依赖第二部类生产的增长来提供。②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其商品的类型和数目直接取决于第二部类生产的进步。③第一部类为本部类制造的生产资料的生产,最后也受第二部类生产进步的制约,最后是为了给第二部类提供更多的生产资料,以生产更多的商品。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的产品绝对地超越了大家的物质生活需要。
错。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的过剩。也就是说,生产的产品不是超越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是人民群众购买力不足。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具体表现为:第一,个别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况之间的矛盾;第二,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要相对缩小的矛盾。前一个矛盾使社会再生产的比率遭到紧急破坏,后一十矛盾使产品很多积压,使社会再生产的达成条件遭到紧急破坏,致使经济危机的爆发.
6.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正确。
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可以摆脱危机阶段,重新进入复苏和高涨阶段,其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
同时,固定资本更新的结果,势必会导致在新的,更高水平上的生产和消费的脱节,使社会再生产比率第三失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恶化,为新的经济危机的爆发筹备了条件。
所以,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一直伴随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升和资本主义规范向广度和深度进步而不断扩大和加深。
正确。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或扬弃,都是在资本雇佣关系范围内进行的,无论是自由角逐向垄断资本进步,还是私人垄断资本向国家垄断资本的进步,都只是资本占有形式的改变,而不是资本主义占有性质的改变,而且每一次的调整或扬弃又都在一定量上提升了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程度。
事实上,资本积累的过程同时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过程。因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或扬弃而得以解决,而是在新的规模上以新的方法存在和展开。这一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法中的具体表现,它是伴随资本主义的进步而不断进步的。
4、计算题
社会总商品价值构成为;
第一部类:4000c+1000v+1000m=6000
第二部类:
1600c+800v+800m=3200
两大部类的积累率均为25%.试计算,为达成扩大再生产,假如第I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9:
1,那样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
答案:扩大后的第一部类的生产模式为:4000c+225Δc+1000v+25Δv+750m/x=6000
依据扩大再生产达成的基本公式I=II
则第II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模式为1600c+175Δc+800v+25Δv+600m/x=3200
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c:v应是7:
1
5、论述题
1.简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商品的达成过程。
答: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商品是通过三个方面的交换达成的:①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一部类中的Ⅰ4000c,在实物形式上是由各种生产资料构成的,在价值上它代表本部类已经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生产中消耗了的4000c需要用新的生产资料来补偿,这部分商品可以通过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而得到达成。②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二部类中的商品Ⅱ,在实物上是由各种消费资料构成的,在价值上代表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500v需要购买消费资料; 500m也需用来购买消费资料,这部分商品可以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得到达成。③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交换,第一部类还剩下Ⅰ的商品,这部分商品在实物上都是生产资料,不可以用于个人消费,因而没办法在第一部类内部达成,而需要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相交换。第二部类剩下的Ⅱ2000c的商品,这部分商品的实物却是消费资料,不可以用于生产消费,没办法在第二部类内部达成,需要与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相交换。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两部分商品都得到达成。
2.试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达成条件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答:①Ⅰ=Ⅱ
第一部类原有些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需要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些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它一方面表明,第一部类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之间,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之间,客观上需要维持平衡。其次表明了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的积累存着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②Ⅰ=Ⅰ十Ⅱ
第一部类全部商品的价值,需要等于两大部类原有些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它表明,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不只要补偿两大部类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而且要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它反映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与生产资料需要之间的关系。
③Ⅱ=Ⅰ十Ⅱ
第二部类全部商品的价值,需要等于两大部类原有些和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与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
它表明,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需要与原有些和追加的工人与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要相平衡,反映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生产与社会对消费资料需要的关系。
3.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指导意义?
答: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①把社会总商品在价值上分为三个部分,从实物形态上分为两大类,并相应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②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商品的达成,即达成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
③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达成条件表明,各生产部门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需要维持肯定的比率关系,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指导意义表目前以下方面:
①马克思关于社会总商品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上的划分,对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适用的。
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社会总商品的达成,即达成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在实质工作中,就需要从价值与物质两个方面考虑,注意二者的协调与统一。
③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与各部门内部、生产与消费之间,也应该维持合理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