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266自考网

2024年湖南高等教育自考《犯罪学》课程考试概要

来源:www.taoqumai.com 2025-07-04

加入【湖南自学考试交流群】免费领取咨询考试报名策略

【导语】2024年高等教育自考《犯罪学》课程考试概要如下,下面和湖南自学考试网记者一块儿看看吧!

全国高等教育自考

犯罪学自考大纲

全国高等教育自考指导委员会 拟定

大纲前言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鼓励自学成才,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初打造了高等教育自考规范。高等教育自考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应考者通过规定的专业课程考试并经思想品德鉴别达到毕业需要的,可获得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并根据规定享有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同等的有关待遇。经过 40多年的进步,高等教育自考为国家培养造就了大量专门人才。

课程自考大纲是规范自学者学习范围、需要和考试标准的文件。它是根据专业考试计划的需要,具体指导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及撰写教程的依据。

为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法、考试规范、水平评价规范改革,更好地提升自考人才培养的水平,全国家公务员考试委各专业委员会根据专业考试计划的需要,组织撰写了课程自考大纲。

新撰写的大纲,在层次上,本科参照一般普通高校本科水平,专科参照一般普通高校专科或高职院校的水平;在内容上,准时反映学科的进步变化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近年来研究的成就,以更好地指导应考者学习用。

全国高等教育自考指导委员会

2024 年 3 月

大纲目录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的

Ⅱ 考核目的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需要

第一章 犯罪学概述

第二章 犯罪学的历史进步第三章 犯罪学研究办法第四章 犯罪行为与犯罪人第五章 犯罪现象

第六章 犯罪被害人第七章 犯罪缘由理论

第八章 犯罪的刑事对策第九章 罪犯矫正

第十章 犯罪预防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推行需要附录:题型举例

大纲后记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的

1、课程性质和特征

《犯罪学》是高等教育自考公安管理学等专业的一门课程。本课程重视理论联系实质,突出专业特点,主要研究犯罪现象、犯罪缘由及犯罪对策之办法。课程内容包含犯罪学的属性,犯罪特征、犯罪表现形式、犯罪规律,犯罪的社会历史根源、特定社会历史阶段犯罪产生及进步变化是什么原因,不相同种类型犯罪产生及进步变化是什么原因,防控犯罪的办法与渠道,犯罪对策体系之构建等。

2、课程目的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得考生可以:

1.系统、扎实地学会犯罪学的入门知识和基本理论,从理论的高度认识犯罪现象的本质及其产生、进步、演变的一般规律,科学地认识犯罪缘由,明确治理犯罪的基本对策办法,服务于犯罪防控;

2.熟悉目前犯罪呈现的总体态势,全方位理解并能运用犯罪缘由系统剖析犯罪现象,进而理解国内犯罪治理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特征,为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打下学科基础;

3.在犯罪学基本原理的学习基础上,结合公安实践,不断发展专业视线,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运用犯罪学基本理论解决实践中新问题的能力。

3、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与不同

(一)本课程与《刑法学》课程的联系

1.犯罪学研究为刑事科学研究提供素材与经验性证据。犯罪学为刑事法学不断提供新的课题或要紧的定义、范畴。事实证明,犯罪学的创立与进步推进了刑法学的变革与健全。

2.刑法学研究为犯罪学研究明确重点。刑法和刑法学是犯罪学的理论坐标,其所提供的犯罪定义是犯罪学理论的支点。

(二)本课程与《刑法学》课程有什么区别

1.研究目的不同。刑法学的研究目的是正确拟定和适用刑法,它需要维持法律的基本品格及由此形成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原则;犯罪学的理论逻辑起点和价值追求目的是降低、控制犯罪,立足于从法律以外的更宏观的社会角度研究犯罪,更看重解决社会实质问题。

2.研究对象不同。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主要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犯罪学主要研究犯罪现象、犯罪规律、犯罪缘由及其犯罪对策,其终极目的在于运使用方法律、社会等综合手段和方法控制、治理和预防社会客观存在的“犯罪”。

3.研究办法不同。刑法学主要采取规范剖析的办法,围绕法律规定进行注解;犯罪学主要采取事实剖析和实证研究的办法,其研究打造在犯罪事实基础之上。

4、课程的重点和难题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包含:犯罪学的研究意义,目前中国犯罪近况及特征,犯罪缘由剖析,犯罪防控对策探讨。

本课程的难题内容包含:犯罪缘由理论,犯罪预防理论,犯罪的刑事对策,罪犯矫正原理与办法。

Ⅱ 考核目的

本课程在考核目的中,根据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需要。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意思如下。

识记(Ⅰ):需要考生可以辨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犯罪学定义和犯罪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并能作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Ⅱ):需要考生可以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犯罪学定义、原理的内涵及外延,理解犯罪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并能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作出正确的判断、讲解和说明。

应用(Ⅲ):需要考生可以依据所学的犯罪学理论常识,对犯罪现象、缘由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剖析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犯罪防控对策的综合策略。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需要

第一章 犯罪学概述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学会犯罪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犯罪学有哪些用途、学科性质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与研究和学习犯罪学的要紧意义。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犯罪学的定义;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犯罪学的研究意义。第二节 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

犯罪学是“正题法则”的学科;犯罪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犯罪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三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的关系;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犯罪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3、考核要点与考核需要

(一)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识记:犯罪学的定义;犯罪学的研究对象。领会:广义犯罪学的定义;犯罪对策的定义。应用:犯罪是什么原因;犯罪学的研究意义。

(二)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识记:犯罪学有哪些用途。

领会:犯罪学的学科性质。

(三)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识记:犯罪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领会: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的关系;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应用: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4、本章重点与难题

本章重点: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犯罪学的定义;犯罪学的研究意义。本章难题: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犯罪学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犯罪学的历史进步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犯罪学产生以前的犯罪研究经历,犯罪学创立后的主要学派、开创者及其学术看法;理解犯罪学古典学派与实证学派的主要看法及差别;把握现代犯罪学的研究概况。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西方犯罪学的进步经历

18世纪之前西方的犯罪研究;18世纪之后西方的犯罪学研究。第二节 中国犯罪学的产生及进步

中国古时候犯罪的研究概况;新中国成立前犯罪学的研究概况;新中国成立后犯罪学的研究概况。

3、考核要点与考核需要

(一)西方犯罪学的进步经历

识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的犯罪研究;古典学派的犯罪学理论看法;实证学派的犯罪学理论看法。

领会:贝卡利亚的犯罪观与刑罚观;菲利的犯罪三缘由论及其影响;龙勃罗梭的犯罪学思想及其对犯罪学研究的影响。

(二)中国犯罪学的产生及进步

识记:先秦时期的犯罪研究特征;封建制时期的犯罪研究特征。

领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犯罪学的研究概况;目前中国犯罪学研究的不足。应用:中国犯罪学研究的趋势;中国犯罪学对于平安中国建设的意义。

4、本章重点与难题

本章重点:古典犯罪学派和实证犯罪学派看法有什么区别;贝卡利亚的犯罪观与刑罚观;菲利的犯罪三缘由论;龙勃罗梭的犯罪学理论。

本章难题:中国犯罪学研究的趋势;现代西方犯罪学研究的特征。

第三章 犯罪学研究办法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研究办法的定义;学会犯罪学的主要研究办法,可以运用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步骤和办法。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犯罪学研究办法概述

研究办法概述;犯罪学的历史进步与研究办法;犯罪学研究的主要办法;犯罪测量和犯罪统计。

第二节 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步骤和办法

选题;研究设计;资料采集;资料处置和剖析;写作研究报告。3、考核要点与考核需要

(一)犯罪学研究办法概述

识记:犯罪学的思辨研究办法;犯罪学的实证研究办法。领会:犯罪学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应用:犯罪测量;犯罪统计。

(二)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步骤和办法

识记:犯罪学研究的步骤;犯罪学研究办法论的种类。领会:写作研究报告的要素;调查研究的意思。

应用:犯罪学的研究论文选题。4、本章重点与难题

本章重点:犯罪学的定性与定量研究;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步骤。

本章难题:犯罪学的思辨与实证研究办法;犯罪学研究办法论的种类。

第四章 犯罪行为与犯罪人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犯罪人和犯罪行为的定义,知道犯罪人的特点和研究犯罪人的意义,理解犯罪行为的产生机制,为正确辨别犯罪人、剖析犯罪行为的产生条件打下基础。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的定义;犯罪学中的主要犯罪行为种类。第二节 犯罪人

犯罪人的定义;犯罪人的特点;犯罪人的分类。第三节 具体生活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具体生活环境及其意义;几种主要的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3、考核要点与考核需要

(一)犯罪行为

识记:犯罪学中犯罪行为的定义;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定义;暴力犯罪、经济犯罪的定义。

领会:犯罪学中的主要犯罪行为种类。

(二)犯罪人

识记:犯罪人的定义;犯罪人的社会学特点;激情犯罪人的定义。

领会:以年龄为标准的犯罪人分类;以组织形式为标准的犯罪人分类。应用:犯罪人的特点;未成年犯罪人的近况。

(三)具体生活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识记:具体生活环境的意思。

领会:社区环境对个人犯罪行为的影响。应用:家庭环境对个人犯罪行为的影响。4、本章重点与难题

本章重点:犯罪学之犯罪定义中包含的具体行为;犯罪学中的主要犯罪行为种类;犯罪人的特点。

本章难题: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定义与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定义的比较。

第五章 犯罪现象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犯罪现象的定义和性质,知道犯罪现象的反映形式和犯罪产生进步的一般规律,理解犯罪现象产生和进步演变的一般规律。通过对犯罪现象及其规律的学习,坚信犯罪是有规律可循的。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犯罪现象概述

犯罪现象的定义;犯罪现象的内容;犯罪现象的特质。第二节 犯罪现象的反映形式

犯罪数目与犯罪率;犯罪数目的明数与暗数。第三节 国内犯罪现象的进步变化与影响原因

国内犯罪现象的进步变化;国内犯罪现象变化的影响原因。3、考核要点与考核需要

(一)犯罪现象概述

识记:犯罪现象的定义;犯罪特征的定义;犯罪地区的定义。领会:犯罪情况的内容;犯罪规律的内容。

应用:犯罪近况及特征的具体剖析。

(二)犯罪现象的反映形式

识记:犯罪数目与犯罪率的定义;犯罪暗数(黑数)的定义。

领会:犯罪数目统计的“漏斗效应”;犯罪暗数的产生缘由及风险。应用:犯罪暗数的减少办法。

(三)国内犯罪现象的进步变化与影响原因

识记:犯罪结构的定义;高科技犯罪的定义;新型犯罪的意思。领会:国内犯罪现象的主要规律;国内犯罪现象变化的影响原因。4、本章重点与难题

本章重点:犯罪现象的反映形式;犯罪数目统计的“漏斗效应”。

本章难题:现阶段国内犯罪现象的特征;犯罪现象变化的影响原因。

第六章 犯罪被害人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犯罪被害人的定义,学会犯罪被害人的种类、被害性及其表现,理解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现有些被害缘由理论所讲解的被害缘由。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犯罪被害与被害人概述

犯罪被害人的研究意义;犯罪被害人的定义及分类。第二节 犯罪被害现象

犯罪被害现象的定义;犯罪被害现象的表现形式。第三节 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

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被害人与犯罪人的角色转换。第四节 被害性

被害性的定义;生活方法暴露理论和平时活动理论;同质群理论;个人被害原因理论;被害人化理论。

3、考核要点与考核需要

(一)犯罪被害与被害人概述

识记:犯罪被害人的定义;有责性被害人的定义。

领会:犯罪被害人的研究意义;犯罪被害人的分类;区别机会性被害人和状况性被害人的意义。

(二)犯罪被害现象

识记:犯罪被害现象的定义;被害人的非人格化和犯罪中立化的意思。

领会:犯罪被害人的人口统计学特点;第三被害、重复被害和多次被害的意思。

应用:犯罪的被害特点。

(三)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

识记:被害人与犯罪人互动关系的界定。

领会: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模式;被害人与犯罪人的角色转换。应用:互动关系中的防卫过当型被害人。

(四)被害性

识记:被害性的定义;平时活动理论的定义;同质群理论的定义;被害人化理论的定义。

领会:个人被害原因理论的要义;生活方法暴露理论的要义。

4、本章重点与难题

本章重点:被害人的定义和分类;被害原因。

本章难题:犯罪人的被害性及被害缘由;被害性理论的实质运用。

第七章 犯罪缘由理论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学会古典犯罪学理论,知道遗传原因与犯罪的有关研究,领会挫折——攻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理论,重点学会犯罪社会学有关理论,并剖析犯罪社会学研究为什么成为现代犯罪学研究的主流。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古典犯罪学理论

早期古典犯罪学派的自由意志论;近代新古典犯罪学的相对自由意志论;当代古典犯罪学理论。

第二节 犯罪生物学理论

体质原因与犯罪研究;遗传原因与犯罪研究;神经系统与犯罪研究。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理论

心理剖析理论;情绪冲突理论;挫折——攻击理论;道德进步论;人格障碍理论。

第四节 犯罪社会学理论

失范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学习理论;文化冲突理论;标定理论。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犯罪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理论。

3、考核要点与考核需要

(一)古典犯罪学理论

识记:相对自由意志论;自由意志论;理性选择理论。

领会:自由意志论基础上的犯罪对策及影响;当代古典学派的对策倡导;近代新古典犯罪学理论的评价。

(二)犯罪生物学理论

识记:遗传原因与犯罪的关系;龙勃罗梭的犯罪人特点研究。领会:体质原因与犯罪的关系;神经系统与犯罪的关系。

(三)犯罪心理学理论

识记:弗洛伊德的精神剖析理论;挫折——攻击理论。领会:情绪冲突理论的内容。

(四)犯罪社会学理论

识记:社会控制理论的要义;差别交往理论;标定理论的意思。领会:塞林文化冲突理论;沃尔夫冈暴力亚文化理论。

应用:标定理论对刑事司法的启示意义。

(五)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理论

识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犯罪缘由的看法。

领会:马克思、恩格斯的犯罪学理论看法;昆尼的犯罪学理论。应用: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理论的意义。

4、本章重点与难题

本章重点:萨瑟兰的差别交往理论;标定理论的要义及启示;社会控制理论;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

本章难题:近代及当代古典犯罪学理论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剖析理论。

第八章 犯罪的刑事对策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犯罪刑事对策的定义,知道刑事惩罚对策、犯罪社会预防对策、刑事立法对策的主要内容,知道具体刑罚对策与保安处分的意思,理解刑事司法对策和刑罚实行对策的定义与主要内容。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犯罪的刑事对策概述

犯罪的刑事对策的定义;刑事惩罚对策和犯罪社会预防对策的联系与不同。第二节 刑事立法对策

刑事立法对策的定义;刑事立法对策的主要范畴;刑罚及刑罚体系;保安处分。

第三节 刑事司法对策

刑事司法对策的定义;刑事司法对策的主要范畴;刑事司法对策的主要内容。第四节 刑罚实行对策

刑罚实行的定义;刑罚实行对策的主要内容。3、考核要点与考核需要

(一)犯罪的刑事对策概述

识记:犯罪的刑事对策的定义。

领会:刑事惩罚对策和犯罪社会预防对策的联系与不同。

(二)刑事立法对策

识记:刑事立法对策的定义;保安处分的定义。

领会:刑事立法对策的主要范畴;国内的刑罚体系。

(三)刑事司法对策

识记:刑事司法对策的定义;刑事政策的基本含义。

领会:刑事司法对策的主要范畴;“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犯罪治理的意义。

(四)刑罚实行对策

识记:刑罚实行对策的定义。

领会:监禁刑实行对策;非监禁刑实行对策。4、本章重点与难题

本章重点:刑事立法对策的主要内容;刑罚实行对策的主要内容;“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本章难题:“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犯罪治理的意义。

第九章 罪犯矫正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罪犯矫正的有关定义、罪犯矫正的进步历史,理解罪犯矫正的将来趋势、社区矫正的优势及存在的局限,学会监狱罪犯矫正的办法体系,考虑目前罪犯矫正的信息化、社会化情况及国内罪犯矫正规范的健全。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罪犯矫正概述

罪犯矫正的有关定义;罪犯矫正的进步历史;罪犯矫正的主要趋势。第二节 罪犯矫正的原理

罪犯矫正的指导思想;罪犯矫正的原则。第三节 监狱罪犯矫正的办法

海外监狱罪犯矫正的办法;国内监狱罪犯矫正的办法。3、考核要点与考核需要

(一)罪犯矫正概述

识记:罪犯矫正的定义;社区矫正的意思。

领会:社区矫正的优越性;现代西方国家的罪犯矫正情况;罪犯矫正未来发展趋势。

(二)罪犯矫正的原理

识记:罪犯矫正的个别化原则;行刑社会化的意思。领会:罪犯矫正的指导思想;罪犯矫正的原则。

(三)监狱罪犯矫正的办法

识记:罪犯分类矫正的意思;教育矫正的界定。

领会:西方国家的罪犯心理矫治;国内监狱罪犯矫正的办法;国内罪犯心理矫治的近况。

应用:国内监狱罪犯矫正办法的健全。4、本章重点与难题

本章重点:罪犯矫正未来发展趋势;西方国家罪犯矫正的特点。本章难题:国内罪犯矫正办法;罪犯矫正的基本原则。

第十章 犯罪预防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犯罪避免的意义及可行性,犯罪预防遵循的原则;理解犯罪预防理论的进步阶段及主要理论;学会犯罪避免的主要办法与手段;领会联合国的犯罪预防实践和经验,可以正确剖析中国犯罪避免的实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犯罪预防概述

犯罪避免的定义;犯罪避免的意义;犯罪避免的可行性;犯罪预防遵循的原则;犯罪避免的分类;犯罪预防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犯罪预防理论及其发展势头

18世纪中后期古典犯罪学派的刑罚预防理论;实证学派的犯罪预防理论;三级犯罪预防理论;情境犯罪预防理论;犯罪预防理论进步的趋势。

第三节 犯罪避免的实践和经验

联合国的犯罪预防实践和经验;各国的犯罪预防实践和经验;中国犯罪避免的实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3、考核要点与考核需要

(一)犯罪预防概述

识记:犯罪避免的定义;犯罪预防体系的意思;技防的定义。

领会:犯罪避免的意义;犯罪预防遵循的原则;犯罪避免的分类;犯罪预防体系的构建。

应用:以犯罪情境或被害情境为中心导向的预防手段。

(二)犯罪预防理论及其发展势头

识记:三级犯罪预防理论;情境犯罪预防理论。

领会:实证学派的犯罪预防理论;犯罪预防理论进步的趋势;三级犯罪预防模式及具体手段。

应用:情境预防手段的推行;“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的理解。

(三)犯罪避免的实践和经验

识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思;联合国的犯罪预防实践和经验。

领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海外犯罪避免的实践。

应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打击和防范的关系。

4、本章重点与难题

本章重点:联合国的犯罪预防实践和经验;三级犯罪预防理论;情境避免的理论与实践。

本章难题:“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的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打击和防范的关系。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推行需要

1、课程自考大纲的目的和用途

课程自考大纲是依据公安管理学专业自考计划的需要,结合自考的特征而确定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本课程自考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与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考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撰写本课程自考教程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程、学会课程内容常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考命题的依据。

2、课程自考大纲与教程的关系

课程自考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程是学习学会课程常识的基本内容和范围,教程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常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

大纲与教程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样,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点,教程里一般也有;反之,教程里有些内容,大纲里则未必体现。

3、关于自学教程

《犯罪学(一)》,李明琪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关于自学需要和自学办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需要是依据专业基本规范和专业培养目的而确定的。课程基本需要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对基本内容学会的程度。基本需要中的要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学会程度、课程考核要点是高等教育自考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题,在章节的基本需要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题。

本课程共 6 学分。

对本课程的学习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要紧思想、科学进步观和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办法。

1.系统办法

犯罪学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其中每一部分的具体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可舍弃的联系。运用系统办法学习,能够帮助在认识和研究某一问题时,不就事论事,而是将它放置于全局、整体中去理解和把握,以获得科学、理性的认识和问题解决方法;同时系统办法的运用也能够帮助在很多问题中找到重点性的契机,更好领会犯罪学的有关理论及精神实质。

2.理论联系实质的办法

犯罪学理论对于犯罪治理、刑事政策的拟定具备要紧指导意义。只有将有关理论联系历史的、现实的实质才能学深学透,灵活运用。犯罪学的学习以犯罪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公安实践和社会需要,拓宽常识面,做到理论与实质有机融合,提高处置有关范围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的综合能力。

3.跨学科研究办法

犯罪学和刑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具备密不可分的联系。将相邻学科常识融入犯罪学的学习和研究中,才能加深对犯罪学理论常识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刻全方位地把握犯罪发生是什么原因、寻求更有效的犯罪治理对策。

5、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本课程需要考生学习和学会的要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要点组成,在自考中成为考核要点。因此,课程自考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要点的方法给出的。因为各要点在课程中的地位、用途与常识自己的特征不同,自考对各要点分别按三个认知层次确定其考核需要。

2.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人大和国务院拟定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本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程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

6、关于考试方法和试题结构的说明

1.本课程的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满分 100分,60分及格。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需要的分数比率大致为:识记占 30%,领会占 40%,应用占 3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易结构,考试试题的困难程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需要注意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肯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定义。在每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一样的考生都存在着不一样的困难程度。

4.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解释说明题、简答卷、论述题、案例剖析题等题型。

附录 题型举例

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

1.最早提出“犯罪三缘由论”的学者是A.贝卡利亚

B.加罗法洛C.菲利D.边沁

2、解释说明题

2.情境犯罪预防

3.犯罪缘由系统

3、简答卷

4.简述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论。

5.简述个人被害原因理论。

4、论述题

6.试述标定理论及其对刑事司法的影响。

7.论述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5、案例剖析题

8.2022年 7月 22日晚,被告人张某某(未成年)窜至本村村民刘某家里偷窃时被发现,

张某某遂持砖头朝刘某头部猛砸数下,后打劫现金3200元及其他物品一宗。经法医鉴别,刘某系重度颅脑损伤死亡。

张某某童年时爸爸在外地承包窑厂,爸爸妈妈平时对张某某疏于管理和教育,加之教育方法简单暴力,在与爸爸妈妈生活期间,家庭并未给张某某带来温馨。后因承包窑厂亏损紧急,爸爸抛妻弃子。张某某 12岁时,妈妈携带妹妹离家出走,其上到四年级后就被迫辍学在家,跟随条件艰苦的奶奶生活。在辍学后,张某某又失去了学校的约束和教育。什么事都不干、生活无着的张某某成了名副其实的“野孩子”,整日在外流浪,和邻村的同龄人周某某在一块,上网络游戏玩度日。因为无稳定的经济来源支付上网费,除去从奶奶手中讨点零钱外,张某某主要靠捡破烂卖钱上网打游戏,不上网时就自己在家看武侠小说。在推行偷窃的前几日,张某某一直在县城上网度日,因无生活来源,已连续几天未吃东西。为支付上网成本,张某某不能不将衣服押在网咖。为了填饱肚子,他从县城走回老家找奶奶想方法,但奶奶不在家,他才想到先到邻家偷点东西变卖。作案后依旧回到县城网咖上网。

请运用犯罪学的有关常识和理论,剖析张某某的犯罪缘由。

大纲后记

《犯罪学自考大纲》是依据《高等教育自考专业基本规范(2021年)》的需要,由全国高等教育自考指导委员会法学类专业委员会组织拟定的。

全国家公务员考试委法学类专业委员会对本大纲组织审稿,依据审稿会建议由编者做了修改,最后由法学类专业委员会定稿。

本大纲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张学超副教授担任主编,由张学超副教授、靳高风教授、王宏玉副教授、曹虹老师参与撰写;参加审稿并提出修改建议的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春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吴宗宪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小虎教授。

对参与本大纲撰写和审稿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

全国高等教育自考指导委员会法学类专业委员会

2024 年 3 月

点击进入湖南自考培训报名网址

2024年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课程考试大纲

欢迎加入【湖南自学考试交流群】一块学习交流!群内有专业【招生老师】为大伙解惑答疑!快来一块学习进步吧!


以上就是关于《2024年湖南高等教育自考《犯罪学》课程考试概要》的全部内容,想知道更多湖南自学考试资讯,请持续关注《湖南自学考试网》。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学考试网助学报名网址》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相关文章推荐

08

27

广西贵港自考专升本的优势是什么?

自考专升本的优势还是很多的,今天广西自学考试网记者就在下文和大伙一块谈谈有关于广西贵港自考专升本的优势,一块儿知道吧!报名没过多限制,基本上年满16岁均可报名;专业选择多,除医药等特殊专业外,可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时间可自我掌控,自

08

26

2023年00453教育法学自学考试容易见到章节考试

2023年00453教育法学自学考试容易见到章节考试知识点难题:第二章1、 教育法的涵义 教育法的概念教育法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可以看成是具备行政法性质的一类法律规范。教育法是调整国家行使教育行政权力和公民行使受教育权利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关

08

26

2025自考成本大概是多少怎么收费大全表

近期不少同学问2025自考成本大概是多少怎么收费大全表!今天诚为径自学考试网就来给大伙详细介绍一下,期望对大伙能有所帮助!考试报名自考报名费在30|50元左右,考生可以进入省教育考试院,高等教育自考在线报名入口进行在线报名,网上填报和交费。

08

26

钦州自学考试大专行政管理专业有什么考试考哪几

钦州自学考试大专行政管理专业有什么考试考哪几科?关于这个问题,不少参加钦州自学考试大专的考生都有咨询过,所以记者给大伙整理了以下内容解析,期望能给大伙带来帮助。钦州自学考试大专行政管理专业考试考哪几科:市政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

08

26

河南2020年8月自考本科学前卫生学考试真题

我已知道,立即报名

08

26

河南自学考试2022年十月《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

河南自学考试2022年十月《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考试真题·43、解释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压抑27.融合性保教28.生命风格29.依恋30.态度4、简答卷: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08

26

2023年上半年钦州自考时间:4月15日|16日

2023年广西自考时间、考试安排均已公布,关于钦州自考时间,广西自学考试网记者也为你单独整理了出来,一块儿知道吧!考试次数及考试时间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年共安排:2次自考考试时间分别为:4月15日至16日、十月28日至29日点此进入:20

08

25

河南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农家乐管理实务考试

广东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农家乐管理实务考试试题课程代码:1196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考试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卷纸上。选择题部分需要注意的地方:1. 答卷前,考生务势必我们的考试课程名字、名字、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

08

25

2022年4月河南自学考试《作物生态与耕作学》考

2022年4月河南自学考试《作物生态与耕作学》考试试题 · 33、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答卷卡相应地方涂“A,错误的涂“B”。

08

25

河南自学考试2022年十月《外国新闻事业史》考试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